最初的TCP/IP協議被定義爲四個軟體層,它們建立在硬體之上。然而,如今,TCP/IP被認爲是一個五層模型,其命名層與OSI模型中的層類似。
Comparison between OSI and TCP/IP Suite
當我們比較這兩個模型時,我們發現TCP/IP協議中缺少會話和表示兩個層。套件中的應用層通常被認爲是OSI模型中三層的組合。
OSI模型指定哪些功能屬於它的每個層,但是TCP/IP協議套件的層包含相對獨立的協議,可以根據系統的需要進行混合和匹配。術語層次意味著每個上層協議由一個或多個下層協議支持。
Layers in the TCP/IP Suite
TCP/IP模型的四層是主機到網絡層、internet/network層、傳輸層和應用層。TCP/IP協議套件中每個層的用途如下所示。
上圖表示TCP/IP協議套件的各個層。
Physical Layer
TCP/IP沒有爲物理層定義任何特定的協議。它支持所有標準和專有協議。
在這個層次上,通信是在兩個跳或節點之間進行的,無論是計算機還是路由器。通信單位是a單位。
當在兩個節點之間建立連接時,在它們之間流動著一個比特流。然而,物理層對每一位都進行單獨處理。
物理層的責任,除了比特的傳遞,與OSI模型的物理層所提到的內容相匹配,但它主要取決於提供連結的底層技術。
Data Link Layer
TCP/IP也沒有爲數據鏈路層定義任何特定的協議。它支持所有標準和專有協議。
在這個層次上,通信也是在兩個跳或節點之間進行的。然而,通信單元是稱爲a幀的分組。
Aframe是一個包,它用一個附加的報頭(有時還有一個尾部)封裝從網絡層接收的數據。
在其它通信信息中,頭部包括幀的源和目的地。
需要目的地址來定義幀的正確接收者,因爲許多節點可能已連接到連結。
源地址是一些協議可能需要的響應或確認所必需的。
該層支持區域網、分組無線和點對點協議
Network Layer
在網絡層,TCP/IP支持Internet協議(IP)。Internet協議(IP)是TCP/IP協議使用的傳輸機制。
- IP transports data in packets called datagrams, each of which is transported separately.
- Datagrams can travel along different routes and can arrive out of sequence or be duplicated.
IP不跟蹤路由,並且在數據報到達目的地後沒有重新排序的工具。
Transport Layer
傳輸層和網絡層之間有一個主要的區別。雖然網絡中的所有節點都需要有網絡層,但只有兩端的計算機需要有傳輸層。
網絡層負責將單個數據報從計算機A發送到計算機B;傳輸層負責將整個消息(稱爲A段)從A發送到B。
一個段可以由幾個或幾十個數據報組成。這些段需要被分解成數據報,每個數據報必須被傳送到網絡層進行傳輸。
由於Internet爲每個數據報定義了不同的路由,因此數據報可能會無序到達並丟失。
計算機B上的傳輸層需要等到所有這些數據報到達,將它們組合起來並從中分割出來。
傳統上,傳輸層在TCP/IP套件中由兩個協議表示:用戶數據報協議(UDP)和傳輸控制協議(TCP)。
近幾年來,人們提出了一種新的流控制傳輸協議(SCTP)。
Application Layer
TCP/IP中的應用層相當於OSI模型中的組合會話層、表示層和應用層。
應用層允許用戶訪問我們的私人網際網路或全球網際網路的服務。
在這一層定義了許多協議來提供諸如電子郵件文件傳輸、訪問全球資訊網等服務。
該層支持的協議有TELNET、FTP和HTTP。